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豆灰斑病的防治技术
引用本文:代丹,聂鑫.大豆灰斑病的防治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8(2):42.
作者姓名:代丹  聂鑫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勃利县勃利镇政府农业技术推广站
摘    要:一、分布与危害 大豆灰斑病分布很广泛,几乎遍及世界各个大豆栽培区。我国各大豆区均有分布,不同的地区和年份发病程度不同,在东北以黑龙江省东部三江平原发生程度较重。灰斑病除危害叶片、降低光合作用,致使提前落叶造成产量损失外,还严重地影响大豆的品质。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江农科所分析,灰斑子粒中脂肪含量降低2.9%,蛋白质含量降低1.2%,百粒重降低2克左右,而且大豆灰斑病在种子上形成褐斑粒,严重影响出口,所以大豆灰斑病己对大豆生产特别是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已构成极大威胁。

关 键 词:大豆灰斑病  防治技术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黑龙江省东部  三江平原地区  发病程度  发生程度  光合作用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