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南海西沙毗邻海域四种眶灯鱼的营养生态位
引用本文:宋晓宇,刘永,李纯厚,石娟,赵金发,王腾,孔啸兰,江艳娥,康志鹏.南海西沙毗邻海域四种眶灯鱼的营养生态位[J].中国水产科学,2024,31(2):209-218.
作者姓名:宋晓宇  刘永  李纯厚  石娟  赵金发  王腾  孔啸兰  江艳娥  康志鹏
作者单位: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浙江 舟山 31600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东珠江口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300 ;西沙岛礁渔业生态系统海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海南省深远海渔业资源高效利用与加工重点实验室,三亚热带水产研究院, 海南 三亚 572018
基金项目: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课题(2019B030302004-05);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2019B1515120065);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9B12120100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23TD1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21SD04, 2019TS28).
摘    要:为探究南海西沙毗邻海域中层鱼类(mesopelagic fish)的食性及中层鱼类在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生态位, 本研究以南海西沙毗邻海域的 4 种中层鱼: 亮眶灯鱼(Diaphus splendidus)、短距眶灯鱼(D.mollis)、灿烂眶灯鱼(D.fulgens) 和吕氏眶灯鱼(D.luetkeni)为研究对象, 运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 4 种眶灯鱼的营养级、营养生态位以及主要食物来源进行研究。结果显示: (1) 4 种眶灯鱼 δ15N 范围为 8.31‰~11.08‰, δ13C 范围为−21.88‰~−18.19‰; (2) 4 种眶灯鱼营养级存在差异, 吕氏眶灯鱼(3.75)>亮眶灯鱼(3.63)>灿烂眶灯鱼(3.57)>短距眶灯鱼(3.41); (3) 灿烂眶灯鱼的营养生态位宽度最大, 对饵料资源的利用能力较强, 食源丰富。亮眶灯鱼的营养生态位宽度最小, 对某些饵料生物选择性较强, 摄食具有专一性; (4) 4种眶灯鱼之间存在一定的食物资源摄取利用的竞争关系, 但吕氏眶灯鱼与短距眶灯鱼不存在竞争; (5) 贝叶斯混合模型表明浮游动物是 4 种眶灯鱼的主要饵料生物。本研究揭示了西沙毗邻海域 4 种眶灯鱼的主要食物来源和营养生态位特征, 为研究中层鱼类的食性特征以及营养结构关系提供了基础数据, 对深入开展中层鱼类对海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等研究具有意义。

关 键 词:中层鱼类    稳定同位素    生态位    眶灯鱼    食性
收稿时间:2023/11/10 0:00:00
修稿时间:2024/1/19 0:00:00

Trophic niches of four Diaphus species in the adjacent waters of the Xisha area of the South China Sea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水产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水产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