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粮食“十一连增”背后的农业机械化
引用本文:李志杰,李文平,李刚,孙兰霞.粮食“十一连增”背后的农业机械化[J].河北农机,2015(3):12+14.
作者姓名:李志杰  李文平  李刚  孙兰霞
作者单位:衡水市农机技术推广站
摘    要:<正>2015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公告,201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2142亿斤,比2013年增加103.2亿斤,增长0.9%,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了历史性的"十一连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89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实现了"十一连快"。在气候异常、种粮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粮食总产量实现了"十一连增",除政策、科技之外,这背后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农业机械化起到了重大的助推作用,功不可没。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认为,农业机械能够抢农时、防灾害、增效益、夺丰收,在抗击干旱、洪涝、低温冻害等农业自然灾害和恢复灾后农业生产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机化的高速发展,使我们能更从容地掌控农业生产进程。

关 键 词:粮食总产量  农业自然灾害  低温冻害  夺丰收  灾后农业  居民收入增长  生产进程  人均纯收入  价格因素  农机装备水平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