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桉树遗态Fe/C复合材料对水中Cr(Ⅵ)的动态吸附-解吸附特性研究
引用本文:江长楠,朱宗强,朱义年,陈海儿,刘阳,李艳红.桉树遗态Fe/C复合材料对水中Cr(Ⅵ)的动态吸附-解吸附特性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8,37(8):1767-1774.
作者姓名:江长楠  朱宗强  朱义年  陈海儿  刘阳  李艳红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岩溶地区水污染控制与用水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38006,21707024,41763012);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KY2015ZD053);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桂科AD18126007);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YCSW2017151)
摘    要:以平衡吸附Cr(Ⅵ)后的桉树遗态Fe/C复合材料(PBGC-Fe/C)为研究对象,选用解吸液类型、浓度、流速和温度为影响因素,重点探讨了PBGC-Fe/C对水中Cr(Ⅵ)的具体解吸附特征、机制及材料的优越性。研究结果表明:5种常见解吸液(HCl、NaCl、NaOH、NaHCO_3和H_2O)均难以在短期内将吸附平衡Cr(Ⅵ)的PBGC-Fe/C进行完全解吸附处理,其中NaCl、H_2O和HCl解吸液对Cr(Ⅵ)的解吸率只有1%左右,表明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已被吸附在材料表面的Cr(Ⅵ)难以被溶出;选用NaOH作为解吸液进行动态解吸研究,在解吸液浓度为1 mol·L~(-1),流速5.14 mL·min~(-1),温度35℃条件下,105 min完成解吸,解吸率高达97.25%;平衡吸附Cr(Ⅵ)后的PBGC-Fe/C表面存在的CrO2-4与OH-的离子交换作用为主要解吸机制,同时伴随着物理作用和静电作用。

关 键 词:植物遗态复合材料  动态解吸附  Cr(Ⅵ)  解吸特征
收稿时间:2018/1/4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