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污染程度下树种滞尘能力与叶表微形态关系研究
引用本文:王军梦,汪安印,王翼飞,贺 丹,李永华,董娜琳.不同污染程度下树种滞尘能力与叶表微形态关系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22(5):16-21.
作者姓名:王军梦  汪安印  王翼飞  贺 丹  李永华  董娜琳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00579);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12102110185).
摘    要:为筛选出适合郑州市种植的滞尘能力强的园林绿化树种,提升城市绿化植物的滞尘能力,应用分级滤膜过滤法,测定郑州市3个不同污染程度下的5种园林绿化树种单位叶面积滞留的不同粒径颗粒物(TSP、PM10、PM2.5)含量,并通过超景深光学显微镜观察5种园林树种叶表面微结构和颗粒物分布。结果表明,滞尘能力最强的树种为枇杷和石楠,滞尘能力最弱的树种为海桐,石楠滞留PM10和PM2.5的能力很强,大叶黄杨对大颗粒物(TSP)滞留能力更显著。同种植物在不同污染程度下的颗粒物滞留量不同,树种的颗粒物滞留量随污染程度增加而增加。叶表粗糙,毛状体数量多,叶片沟槽和中脉明显的树种其滞尘能力强,而叶表光滑无毛,叶片平整的树种滞尘能力较弱。叶表颗粒物主要分布在中脉或中脉周围,远离中脉区域则颗粒物滞留量较少或颗粒物分布较分散。根据不同污染程度下5种树种的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和叶表面形态结构,得出滞尘能力较强的树种为枇杷和石楠。

关 键 词:滞尘能力  叶表微形态  颗粒物滞留量  污染程度

Relationship between Dust Retention Ability of Tree Species and Leaf Surface Micromorphology under Different Pollution Levels
Abstract:
Keywords:dust retention capacity  leaf surface micromorphology  particulate matter retention  pollution level
点击此处可从《林业调查规划》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林业调查规划》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