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引用本文:赵军良.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发展的对策及建议[J].北方园艺,2002(4):10-10.
作者姓名:赵军良
作者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太原,030031
摘    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物技术产业在世界各国蓬勃发展,并已在医药、农牧业和食品业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我国,特别是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如应用花药培养和小孢子培养技术已育成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早熟、抗病的小麦、水稻、烟草、甜椒和大白菜等新品种.到1997年底,小麦、水稻等双单倍体新品种推广面积达153.3万hm2(公顷),增产粮食7亿kg(公斤)以上;利用茎尖脱毒和离体快繁技术建立了马铃薯、香蕉、蔬菜、花卉和林木等快繁生产线;我国建立的果树病原鉴定方法,已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口岸检测;另外,在动物细胞工程产品、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及转基因动植物等方面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关 键 词:农业生物  技术发展  新品种  生物技术产业  离体快繁技术  应用  小麦  推广面积  水稻  双单倍体  世界各国  生物农药  生物肥料  生产  社会效益  培养技术  口岸检测  茎尖脱毒  经济效益  鉴定方法
文章编号:1001-0009(2002)02-0010-01
修稿时间:2002年3月11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