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对家蚕微粒子病胚种传染规律的研究
引用本文:王裕兴,陈志德.对家蚕微粒子病胚种传染规律的研究[J].江苏蚕业,1998,20(2):9-12.
作者姓名:王裕兴  陈志德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生物技术学院!215151(王裕兴,沈新娥),溧阳市丝绸集团公司(陈志德)
摘    要:家蚕微粒子病在胚种传染时对次代蚕的遗传毒率是一个变量而不是一个常量。母蛾的带毒程度是影响遗传毒率的主要因素,即母蛾带毒程度越高对次代蚕的遗传毒率就越大,反之就越小。另外,蚕种在催青过程中,微孢子有一个显著增殖期,因而蚁蚕的可检毒率比卵期要大得多,蚁蚕经高温高湿处理后,可检毒率增加不多而主要表现为孢子密度的增加,此外,即使是同一有毒蛾产下的蚕卵由于蚕种的保护方式不同,遗传毒率也有较大的开差,尤其即浸种和越年种之间开差较大。胚种遗传带毒蚕的死亡时期也与母蛾的带毒程度有关,即母蛾带毒程度越高,死亡时期就越早,反之就越晚。

关 键 词:家蚕  微粒子  胚种传染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