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16—2019年白龙江林区森林碳储量动态及碳汇特征分析
引用本文:王琼芳,张璐,张晓庆,陈智平,闫月娥,赵万奎,赵方圆.2016—2019年白龙江林区森林碳储量动态及碳汇特征分析[J].广西林业科学,2023(1):31-38.
作者姓名:王琼芳  张璐  张晓庆  陈智平  闫月娥  赵万奎  赵方圆
作者单位:2. 甘肃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基金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JR5RA090);
摘    要:为全面评价甘肃省碳储量及碳汇潜力,准确制定增汇减排的森林保护管理措施,估算并分析甘肃省白龙江林区近3年森林碳储量动态及碳汇特征。利用2016和2019年甘肃省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更新数据,采用生物量扩展因子法和单位面积生物量法,估算白龙江林区不同植被的碳储量和碳密度。2016和2019年,白龙江林区各植被总碳储量分别为3 146.084×104和3 430.523×104t;乔木林碳储量分别占总碳储量的94.47%和94.72%。乔木林为碳汇,灌木林为碳源。2016和2019年,天然乔木林碳储量分别为2 860.031×104和3 121.858×104t,占乔木林总碳储量的96.23%和96.07%。2016—2019年,人工乔木林碳储量增加,占比上升,碳储量年均增长率(4.35%)比天然乔木林(2.92%)高出1.43%,固碳速率高于天然乔木林。不同优势树种间碳储量差异大,对碳储量贡献较大的树种有冷杉(Abies fabri)、云杉(Picea asperata)、针阔混、阔叶混、针叶混、...

关 键 词:森林碳储量  生物量扩展因子法  白龙江林区  固碳能力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