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喀斯特地貌不同海拔坡耕地水土流失及防治模式
引用本文:谢刚,谢元贵,廖小锋,陈远,肖玖军,董艳艳,金桃.喀斯特地貌不同海拔坡耕地水土流失及防治模式[J].贵州农业科学,2018(5).
作者姓名:谢刚  谢元贵  廖小锋  陈远  肖玖军  董艳艳  金桃
作者单位:贵州科学院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
摘    要:为喀斯特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依据,以贵州省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之一的六盘水市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统计分析,研究不同海拔高度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及防治方法。结果表明:六盘水市耕地以坡度大于15°的坡耕地为主;石漠化面积以海拔2 000~2 480m的最多,为4 269.92km2,海拔640~1 400m的最少,为1 086.47km2;水土流失总面积为4 254.86k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2.92%,其中,海拔640~1 400m的水土流失面积为711.3km2,海拔1 400~2 000 m的为1 806.96km2,海拔2 000~2 840m的为1 736.6km2,分别占水土流失面积的16.72%、42.47%和40.81%。海拔640~1 400m的地区水土治理选择石坎坡改梯+粮食生产为主,或采用石坎坡改梯+经果作物(如猕猴桃、车厘子等);海拔1 400~1 800m的地区采用坡改梯+经济作物的治理模式,或采用聚土垄作与农林复合为基础组装坡耕地粮经果复合垄作技术;海拔1 800~2 840m段采取土坎坡改梯+耐寒经济作物(茶叶、油菜、药材)的治理方式,或采用石坎坡改梯+植物篱生态过滤网带技术,或修建复式田坎(石坎+植物护坎),或采取生物修复的方式。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