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沿黄背河洼地“以渔改碱”工程技术
引用本文:祝少华.沿黄背河洼地“以渔改碱”工程技术[J].科学养鱼,2002(11):22-23.
作者姓名:祝少华
作者单位:河南虞城县水务局 476300
摘    要:背河洼地,是黄淮海平原特有的地貌形态,是“地上河”与“人工堤”形成的产物,常为窄条形,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洼地。洼底部分常年积水或季节性积水,干旱季节土壤毛管水分大量蒸发,盐分在洼地露出地表,土壤耕层含盐量大于0.1%,为盐渍化土。有些洼地耕层含盐量大于1.0%,成为寸草不生的光板地。但洼地区内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业综合开发。因此,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些洼地,发展高效持续农业势在必行。一、“以渔改碱”工程主要技术指标(一)塘、田、路、沟渠面积比因洼地不同,塘、田、路、沟渠面积比各异,对绝…

关 键 词:盐渍化土  沿黄背河洼地  “以渔改碱”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