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竹龄毛竹冠层叶片PSⅡ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比较
摘    要:为了解不同竹龄毛竹对于光能的动态响应,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 3种竹龄(2年生、4年生、6年生)的冠层叶片(2龄)为材料,利用便携式叶绿素荧光仪(PAM-2100)和相对叶绿素含量计(SPAD-502),研究不同竹龄毛竹冠层叶片光系统Ⅱ(P SⅡ)荧光参数特征。结果表明:3种竹龄毛竹在荧光参数日变化均值(NPQ、qN、ETR)、PSII可逆恢复趋势(F_t、F_o、F_m)和RLC曲线(α、E TRmax、Ik)皆为4年生2年生6年生,表明在相同环境条件下,4年生毛竹的综合光合性能最优;2年生毛竹冠层叶具有较高的SPAD、Fv/F_o、Fv/F_m,反映其具有较高的潜在光能利用率和耐环境胁迫能力;在6月(大年新竹展叶后期或成竹换叶末期),2龄竹叶SPAD值有随年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相关分析表明,SPAD与Yield、Fv/F_o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PAR、ETR、F_t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NPQ呈显著负相关(P0.05),表明SPAD值在研究毛竹叶绿素荧光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主成分分析进一步表明,PSⅡ叶绿素荧光参数涵盖了毛竹叶片光适应下的荧光产量和能量耗散、暗适应下的光能利用效率和相对电子传递速率3个主要方面,可以作为研究毛竹光合生理的有效探针。因此,可通过及时择伐6年生毛竹(或III度竹)以上老竹,适当提高4年生毛竹(或Ⅱ度竹)在竹林中的比重;同时,针对笔者所在样地,建议于6月换叶集中末期对竹林追施氮肥以促进后期生长,通过优化毛竹立竹结构和林肥管理来提高毛竹林经营综合效益。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