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桃枝枯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引用本文:顾立明,方丽,熊彩珍,景筱荣,金建芳,王立如,王汉荣.桃枝枯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2013,1(9):0-1144.
作者姓名:顾立明  方丽  熊彩珍  景筱荣  金建芳  王立如  王汉荣
作者单位:1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林业与蚕桑站,浙江 嘉兴314000;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浙江 杭州310021; 3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浙江 嘉兴314007;4. 慈溪市农业局,浙江 慈溪315300
摘    要:桃枝枯病由核果果腐拟茎点菌(Phomopsis amygdali Delacr. J.J. Tuset & M.T. Portilla)侵染引起。该病原菌菌落适宜在PDA、PSA和燕麦培养基上生长,培养6 d菌落直径均可达到83 mm以上;在乳糖代替蔗糖的查氏培养基上产孢最多;菌落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25 ℃,在pH值为5.0~8.0的培养基上菌落扩展速度较快,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最适pH值为6.0~7.0。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硝酸钾和丙氨酸。

关 键 词:  枝枯病  核果果腐拟茎点菌  生物学特性  
点击此处可从《浙江农业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浙江农业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