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工业化奶牛业中现代育种计划对遗传改良的最大影响
引用本文:Ray H.Kliewer,庞航.工业化奶牛业中现代育种计划对遗传改良的最大影响[J].中国奶牛,1985(1).
作者姓名:Ray H.Kliewer  庞航
作者单位:美国黑白花奶牛协会研究和开发处 处长、博士
摘    要:电子计算机技术早已用于乳牛群的鉴定工作,以加速乳牛产奶量和持久性的遗传改良速度。这种方法是利用生产性能的遗传指数从畜群中选择泌乳母牛和青年母牛,所有家畜和公牛的精液都编成了目录存放在计算机内,拜定期地进行更换,畜群中所有的泌乳母牛、青年母牛、种公牛和母系的种公牛的遗传指数都是由计算机处理,并加以利用。根据这些资料,我们可以得到各年龄组的遗传趋势,而制定出配种计划。达种方法此较客观地测定了畜群的进展,此测定结果则为制定各种科学性较强的育种措施奠定了基础。如果育种计划实施得好,则遗传值最高的年龄组将为一岁以下的小犊牛,而遗传值最低的年龄组将是那些年龄至少有七岁以上的老母牛。一个好的育种计划中,提供精液的公牛的遗传值应为最高。这个技术已经在五个国家的一万头以上家畜中得到了检验,倘若它被乳牛经营者合理采用,必将成为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和持久性等的遗传改良的最有效的工具,同时它还可以监视和控制遗传进展的速度。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