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种质资源研究 60 年:成就与展望
引用本文:潘大建,李 晨,范芝兰,孙炳蕊,陈文丰,江立群,张 静,吕树伟,刘 清,毛兴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种质资源研究 60 年:成就与展望[J].广东农业科学,2020,47(11):18-31.
作者姓名:潘大建  李 晨  范芝兰  孙炳蕊  陈文丰  江立群  张 静  吕树伟  刘 清  毛兴学
作者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 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0
基金项目:农业农村部物种品种资源保护费项目(111821301354052013);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9B030316006);广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专项(省长专项 2018—2019)
摘    要:稻种资源是水稻科学研究的重要物质基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建院 60 年来,持续开展了稻种资源收集、保存、鉴定、创新和利用等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已收集保存国内外栽培稻资源 18 800 多份、野生稻资源 5 158 份;研究建立了水稻种质中期库和野生稻圃,确保稻种资源长久安全保存和利用;系统开展了稻种资源农艺性状、抗病虫、抗逆性、品质等性状的鉴定评价,以及资源遗传多样性、分类、核心种质构建、基因挖掘等基础研究;开展种质创新和利用研究,育成大批优良品种应用于生产。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利用优异稻种资源选育水稻优良品种 1 000 个以上,其中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推广面积达66.67 万 hm2 以上的品种有 31 个;“十五”以来向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提供栽培稻、野生稻资源累计近6 000 份次,充分展现了种质资源公益性作用。但在国外资源引进、优异基因挖掘与利用等方面仍显不足。拟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通过多学科、多组学相结合,统筹开展稻种资源各项研究工作,促使资源研究再上新的台阶。

关 键 词:广东  水稻种质资源  收集  保存  鉴定  创新利用
点击此处可从《广东农业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广东农业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