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常规水稻育种 60 年:成就与展望
引用本文:何秀英,周少川,刘志霞,刘传光.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常规水稻育种 60 年:成就与展望[J].广东农业科学,2020,47(11):1-8.
作者姓名:何秀英  周少川  刘志霞  刘传光
作者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 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0
基金项目: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项目(2019KJ10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 D0100102);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018B020202004);广东省优质稻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项目(粤财农〔2019〕73 号);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高水平农科院建设)-“十三五”学科团队建设项目(201635TD)
摘    要:常规水稻是广东省水稻的优势和特色,有着辉煌的发展历史,1959年矮化育种的成功引领了农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绿色革命。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率先在全国开展优质稻、超级稻育种,常规水稻育种技术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先后育成了广场矮、珍珠矮、广陆矮4号、广解9号、双竹占、青二矮、窄叶青8号、桂朝2号、双桂1号、双桂36、特青2号、珍桂矮1号、七山占、特三矮2号、粤香占、黄华占等23个种植面积超千万亩的常规水稻品种;建立了水稻生态育种理论科学体系,以株型塑造为核心,提出丛化育种、半矮秆早长超高产育种、组群筛选法等育种技术,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广东乃至全国粮食生产作出了突出贡献。未来将开展以保障粮食安全、改良食味品质及以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为目标的高产稳产、香型丝苗、功能营养及绿色高效的水稻新品种选育研究,发展现代水稻育种理论,应用新技术提高品种选育效率。广东水稻科研在老一辈科学家创造辉煌历史的基础上,当代水稻科研工作者对常规水稻育种肩负着传承与发展的历史使命。

关 键 词:常规水稻    矮化育种  优质化育种    超级稻育种  育种理论
点击此处可从《广东农业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广东农业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