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十堰市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研究
作者单位:十堰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十堰 442000;张湾区森防站 十堰 442000;武当山特区森防站 十堰 442714;竹山县森防站 十堰 442200;房县森防站 十堰 442100;丹江口市森防站 十堰 442700;十堰市四方山生态公园 十堰 442000
基金项目:湖北省林业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
摘    要:通过网室笼养、解析木调查、诱捕器调查开展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松墨天牛在十堰市1年1代,以幼虫在松树内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开始化蛹,5月初始羽化,林中成虫羽化集中期为5~8月;成虫通过取食嫩枝及1~2 d松枝韧皮补充营养,7~10 d性成熟,卵孵化期5~7 d;成虫平均寿命28 d,记录雌、雄成虫最长寿命分别62 d和75 d,成虫羽化后不补充营养可存活2~5 d。(2)松墨天牛危害特点,一向衰弱木(或倒伏木)聚集危害;二主要以幼虫蛀干危害,危害期历时达10个多月;三越冬代幼虫在解析木上0~2 m树干中虫口数量少,树干中上部虫口数量大;1.0 cm的松枝上无天牛幼虫,≥1.5 cm的松枝上发现活蛹并能成功羽化,≥3.0 cm松枝上天牛幼虫较为常见。(3)利用福建农林大学APF-Ⅰ引诱剂及配套诱捕器调查,2019年、2020年诱捕成虫雄雌比分别为1.24∶1和2.7∶1;雌虫遗腹卵统计,平均为13~14粒。两年诱捕数量比较,第2年松墨天牛诱捕数量相较第1年显著下降。表明诱捕器诱杀及枯死松木清理措施在松墨天牛防治中具有效性。(4)松墨天牛天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捕食性天敌有中华毛郭公、眼纹斑叩甲、莱氏猛叩甲、花绒寄甲、白蚁、树蜂等。松墨天牛防治区,可将诱木和清理的死树锯成木段,同时释放花绒寄甲卵或成虫并罩网,通过增加林中天敌种群数量实现抑制松墨天牛种群数量。(5)松墨天牛成虫防治应在羽化初期和羽化高峰期进行林冠和树干喷药。若1年防1次,5月中旬~6月上旬之间较合适,应选择缓释性胶囊药剂,避开雨天施药。天牛羽化期均可开展诱捕防治,但从防治资金使用效益考虑,重点在5~8月开展集中诱捕。

关 键 词:松墨天牛  发生规律  防治建议  十堰市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