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甘蓝型油菜分子距离与杂种优势和产量表型的相关分析
引用本文:徐小栋,陈飞,倪西源,张晓伟,赵坚义.甘蓝型油菜分子距离与杂种优势和产量表型的相关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0,36(6).
作者姓名:徐小栋  陈飞  倪西源  张晓伟  赵坚义
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资助项目
摘    要:利用RAPD分子标记研究油菜亲本间的遗传距离与F1杂种优势和产量表型之间的关系,为科学合理筛选双亲配组,获得强优势高产组合提供依据.根据18个RAPD引物对38份甘蓝型油菜品种进行分析,用获得的97条高分辨率多态性条带进行遗传聚类,在相似系数约0.65处所有材料被划分为中国双高品种、中国双低品种、欧洲和加拿大春油菜以及欧洲和加拿大冬油菜4大类群;从不同类群中选取来自不同产区的9个品种,采用半双列杂交产生的36个组合进行产量鉴定和性状考察.结果表明:1)按36个组合分析,遗传距离与产量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均无显著相关(r=0.032和-0.042),但单株产量与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间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778和0.718,均呈极显著相关;2)按10种组合类型分析,遗传距离与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之间的相关系数则为0.789和0.659,分别达极显著和显著水平;平均产量与超亲优势的相关系数为0.606,达显著水平;3)产量前10位的组合中,中×欧组合占了6个,优势强度和产量表型均优于其他类型组合,尤其中×欧春组合优势和产量最为突出;4)分析10个高产组合的优势来源,分别有9个和8个组合的单株角果数和千粒质量呈正向优势,4个组合粒数/粒质量表现出优势互补.说明单凭品种间分子距离不足以准确预测油菜杂种优势和决定亲本配组;中×欧组合类型中获得强优势高产F1杂交种的机率较大;综合考虑杂种优势、产量水平、品质特性和生育期适应性,认为在我国长江流域油菜杂交种的选育中,应优先利用国外双低春油菜品种基因资源.同时,注重选择单位面积角果数和千粒质量同时有显著正向优势或千粒质量和角果粒数互补优势明显的组合类型.

关 键 词: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遗传距离  杂种优势  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

Analysis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molecular distances and heterosis of F1 performance in Brassica Napus L
XU Xiao-dong,CHEN Fei,NI Xi-yuan,ZHANG Xiao-wei,ZHAO Jian-yi.Analysis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molecular distances and heterosis of F1 performance in Brassica Napus L[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Agriculture & Life Sciences),2010,36(6).
Authors:XU Xiao-dong  CHEN Fei  NI Xi-yuan  ZHANG Xiao-wei  ZHAO Jian-y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