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鸭颈胸椎数目变异与其相关性状遗传参数估计
引用本文:徐垭烯,胡健,刘贺贺,周正奎,侯水生,刘小林.鸭颈胸椎数目变异与其相关性状遗传参数估计[J].畜牧兽医学报,2019(5).
作者姓名:徐垭烯  胡健  刘贺贺  周正奎  侯水生  刘小林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摘    要:旨在估计鸭颈椎、胸椎及相关性状的遗传参数,为未来选育北京鸭鸭脖与胸肌率性状提供依据。本试验以北京鸭×绿头野鸭F2代资源群体405只鸭(50♂、355♀)为研究材料,于49周龄屠宰,统计颈椎数、胸椎数、体长、体重、颈长、颈重、颈围、颈长/体长、颈重率、龙骨长、胸肌重和胸肌率,使用MTDFREML软件估计各性状的遗传参数。研究表明,颈、胸椎数变异在不同群体之间有所差异。鸭的颈椎数、胸椎数、体长、体重、颈长、颈重、颈围、颈长/体长、颈重率、龙骨长、胸肌重和胸肌率的遗传力分别是0.08、0.65、0.49、0.47、0.36、0.45、0.38、0.18、0.43、0.55、0.40和0.48。颈椎数和颈长、颈重、颈重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遗传相关(0.40、0.13和0.23)和表型相关(0.29、0.17和0.19),颈椎数对鸭的颈长、颈重、颈重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胸椎数与龙骨长、胸肌率之间不存在显著遗传相关(0.01、0.03)和表型相关(0.05、-0.05),胸椎数对鸭的龙骨长、胸肌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而龙骨长和胸肌重、胸肌率之间有显著的正向遗传相关(0.72、0.11)和表型相关(0.49、0.32)。结果表明,鸭群体中存在颈、胸椎数目变异;通过选择增加群体的颈椎数量可以提高鸭脖的重量;选择增加群体的胸椎数量不能直接提高胸肌率指标,而通过测量龙骨长指标选择提高胸肌率的方法是可靠的。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