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通过治虫技术稻黑条矮缩病的策略探讨
引用本文:林凌伟 董国Kun.通过治虫技术稻黑条矮缩病的策略探讨[J].湖北植保,2001(1):12-13.
作者姓名:林凌伟  董国Kun
作者单位:[1]浙江省临海市农科所317000 [2]浙江省台州市农科所317000
摘    要:自90年代以来,水稻黑条短缩病在本地发病面积不断扩大,为逐年加重,据统计1999年,全台州地区发病面积已达到1.33万hm3,其中以连作晚稻发病最重,一般发病田块丛发病率为10-30%,严重的达30-80%,最重的田丘丛发病率达95%以上,业已成为当前威胁我市水稻生产的一种灾变性病害,该病是由灰飞属(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en)传毒所致,在目前生产上未抗病免疫良种与有效治疗病毒病药剂可提供的状况下,治虫防病成了防治水稻黑条矮缩病的主要手段,但治虫防病的效果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不尽人意,笔者认为要取得理想的效果,站先应搞清传毒昆虫灰飞虱在本地的发生规律胶侵染特性,其次是了解水稻的主要感染期,并依此来制度防治方法,本文是根据我们近几年来在台州临海市病区基点开展水稻黑条矮缩病实践的成功经验,对该病治虫防病策略的报道。

关 键 词:水稻  黑条矮缩病  传毒昆虫  灰飞虱  传染途径  感染时期  防治策略
文章编号:1005-6114(2001)01-0012-02
修稿时间:2000年7月13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