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猪产仔数相关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王莉兴,鲁绍雄.猪产仔数相关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8(4).
作者姓名:王莉兴  鲁绍雄
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201
摘    要:猪的产仔数是繁殖性状中重要的经济性状,直接关系到养猪业的经济收益。英国动物育种学家Chris Haley曾估算,如果每头母猪的产活仔数每胎提高I头,英国的养猪业每年就可增加利润7亿英镑,整个欧盟养猪业可多获利20亿英磅。在我国,如果母猪产仔数每胎提高1头,每年也将增收190亿人民币的纯利。因此,通过候选基因法寻找控制猪产仔数的主效基因或遗传标记,以及通过标记辅助选择提高猪的产仔性能,是目前猪遗传育种研究的热点之一。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通过常规育种技术,猪的许多重要生产性状都在遗传上得到了很好的改良(如瘦肉率,背膘厚),但对产仔数的改变却十分有限,主要原因是产仔数的遗传力很低,同时又是限性表达性状。但不同品系,窝产仔数的变化范围在2~20头,平均为9~10头;其表型标准差在2.5~3头之间;遗传力在0.1~0.15之间。因此,通过猪育种手段(MAS)提高猪产仔数还有相当大的空间。

关 键 词:猪产仔数  候选基因法  标记辅助选择  经济性状  遗传标记  Chris  养猪业  繁殖性状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