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秸秆微贮能提高粗蛋白质含量吗
引用本文:李明,鲍亚萍,张佐忠,张玉.秸秆微贮能提高粗蛋白质含量吗[J].饲料博览,2004(7):22-23.
作者姓名:李明  鲍亚萍  张佐忠  张玉
作者单位:内蒙古扎兰屯农牧学校 内蒙古扎兰屯162650 (李明,鲍亚萍),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 (张佐忠),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张玉)
摘    要:任何事物从不同角度看,都会有不同的说法,产生各自的结论。秸秆微贮就是这类引起争议的问题之一。对于秸秆微贮,编者有以下几方面的看法:①秸秆喂前经简单加工处理(切碎、浸软、加盐、调味),就可以改善适口性,提高动物采食量,应该是一件好事。秸秆微贮除上述特点外,还另外有微生物发酵,这就使秸秆微贮与一般秸秆加工有类同又有区别;②微生物发酵,尤其是长时间发酵,会因接种或污染的微生物特性给处理对象———秸秆带来物质形式的转化和消耗以及能量的损耗;③发酵过程中,非固氮类微生物的增殖,虽然使细菌蛋白增量,但那是以秸秆或外加物的碳源和氮源的消耗为代价的。秸秆微贮也遵守“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定律。在宏观世界里,物质和能量一样,既不能“平白消灭”,也不能“无中生有”。如果能明确微贮秸秆并没有从外界获得什么,那么它剩下来的只有物质的转化和损失了;④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因菌种和培养时间不同,培养基的干物质的损失量可达3%~15%不等。于是,计算微贮前后秸秆的粗蛋白含量,则由于微贮后作为分母的基数减小了,而且发酵产氨和氮的氧化物数量甚微可以忽略,从而导致粗蛋白百分含量上升是很自然的。如果微贮时还要添加尿素等氮源时,则微贮后秸秆粗蛋白(N×6.25)含量大增也就不足为奇了;⑤应

关 键 词:秸秆微贮  粗蛋白质含量  饲料加工  微生物发酵
文章编号:1004-0084(2004)07-0022-02
修稿时间:2004年6月3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