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蝗虫微孢子虫处理剂量与海南省荒地东亚飞蝗感病率的相互关系
引用本文:张龙,石旺鹏,严毓骅,林伯能,吴曼峰,叶水妹,李德清.蝗虫微孢子虫处理剂量与海南省荒地东亚飞蝗感病率的相互关系[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1,6(3):90-95.
作者姓名:张龙  石旺鹏  严毓骅  林伯能  吴曼峰  叶水妹  李德清
作者单位:1.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 海南省植物保护站
3. 海南省儋州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3970 0 0 98,39770 511)
摘    要:在海南省儋州市的东亚飞蝗 ( L 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发生区 ,采用蝗虫微孢子虫 ( N osemalocustae)分别以 4 9.5× 10 9孢子 .hm-2 (小区 1)、99× 10 9孢子 .hm-2 (小区 2 )和 150× 10 9孢子 .hm-2 (小区 3)剂量处理 ,处理时间为 1999- 0 7- 10— 0 7- 2 2。自处理后第 3周开始 ,上述 3个处理区中的飞蝗虫口密度均显著下降 ,极显著低于处理的对照区 ,处理区中的平均虫口密度均在处理指标以下。特别是在处理后第 10周时 ,不处理对照区中的平均飞蝗虫口密度高达 7.74头 .m-2 ,远高于其他 3个处理区中的虫口密度 ,分别为 0 .12头 .m-2、0 .18头 .m-2和 0 .0 6头 .m-2。处理后微孢子虫处理 3个小区中残存活飞蝗的感病率在调查期间 (处理后第2周至第 10周 )均呈上升趋势 ,到第 10周高达 35.7%~ 4 0 .6%。以 99× 10 9孢子 .hm-2和 150× 10 9孢子 .hm-2剂量处理的小区 ,成虫个体在整个种群中所占比例均为 0 ,而不处理的对照区的成虫比例达 14.5% ,以 4 9.5×10 9孢子 .hm-2剂量处理的成虫比例为 4 0 % ,但是在 50个样方中仅成虫总头数为 4头 ,而对照区为 56头

关 键 词:东亚飞蝗  海南  蝗虫微孢子虫  越代传播  剂量  感病率  虫口密度  生物防治  农业害虫
修稿时间:2000年6月2日

Relationships Between Application Rate of Nosema locustae and Infection of 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in Hainan Province
Zhang Long,Shi Wangpeng,Yan Yuhua.Relationships Between Application Rate of Nosema locustae and Infection of 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in Hainan Province[J].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2001,6(3):90-95.
Authors:Zhang Long  Shi Wangpeng  Yan Yuhua
Abstract:
Keywords: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sis  Hainan province  Nosema locustae  biological  control  transmission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