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金尾矿废弃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群落特征
引用本文:彭东海,侯晓龙,何宗明,刘露奇,蔡丽平,林静雯,江瑞荣,黄福才,钟均华.金尾矿废弃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群落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6(1):50-55.
作者姓名:彭东海  侯晓龙  何宗明  刘露奇  蔡丽平  林静雯  江瑞荣  黄福才  钟均华
作者单位:1.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州,350002;2. 福建省林业科技试验中心,福建南靖,363600;3.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上杭,3642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1364),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201304303),农业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2013N5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院青年资助项目(6112C039J)
摘    要:为探讨矿山废弃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植被特征和物种多样性,以福建紫金山金矿废弃地为研究对象,对6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群落的结构特征和数量组成进行样方调查,统计分析了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群落的物种组成、重要值和物种多样性,并与未被破坏的自然植物群落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植被恢复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植被恢复9a后,人工植被恢复群落物种组成仍以草本植物为主,五节芒、藿香蓟、艾草、三叶鬼针草和柳叶箬对废弃地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作为乔、灌、草相结合治理模式的配置草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存在差异,马尾松—枫香—本地河滩草模式物种多样性较高,植被恢复效果较好,其次为马尾松—邓恩桉—本地河滩草模式,马尾松—樟树—胡枝子—本地河滩草模式的植被恢复效果不明显。

关 键 词:紫金山  植被恢复  群落特征  物种多样性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Vegetation Restoration Models in Gold Tailing Wasteland
Abstract:
Keywords:Zijinshan  vegetation restoration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species diversity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