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副溶血弧菌ompA基因缺失株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分析
引用本文:白雪瑞,王权,陈永军,万莹,凌娇,王亚磊,蒋蔚.副溶血弧菌ompA基因缺失株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8(5).
作者姓名:白雪瑞  王权  陈永军  万莹  凌娇  王亚磊  蒋蔚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上海市农业学校动物科学技术系
摘    要:目的]外膜蛋白Omp A是一个多功能蛋白,在很多革兰氏阴性菌的环境适应性和致病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副溶血弧菌Omp A的功能尚未见报道。本试验旨在研究omp A基因(VPA1186)对副溶血弧菌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构建副溶血弧菌SH112株的omp A基因缺失株和互补株,开展对该基因在细菌生长特性、生物被膜形成、运动性、血清杀菌、细胞黏附、细胞毒性,组织载量以及小鼠致病性等相关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的影响研究。结果]omp A的缺失不影响副溶血弧菌的生长速度、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和运动性。野生株和Δomp A的黏附和抗血清试验结果无显著差异。但Δomp A对Caco-2细胞的毒性作用显著低于野生株。小鼠染毒验结果显示,与感染野生株的小鼠相比,感染Δomp A的小鼠症状明显减轻,存活率更高,Δomp A在小鼠血液和肝脏中的带菌量显著低于野生株,而互补株的毒力恢复至野生株水平,表明omp A缺失能显著降低副溶血弧菌的毒力。结论]omp A与副溶血弧菌的致病性相关,为潜在的毒力因子。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