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浑善达克沙地小红柳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引用本文:郭娇,马少薇,刘博,兰庆,鄂佳庆,刘果厚.浑善达克沙地小红柳种子萌发特性研究[J].内蒙古林业科技,2018(2).
作者姓名:郭娇  马少薇  刘博  兰庆  鄂佳庆  刘果厚
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中心
摘    要:小红柳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和内蒙古等地的沙丘边缘和丘间低地,是浑善达克沙地重要的防风固沙植物,其天然更新主要以有性生殖为主,通常出苗率较高,但次年幼苗保存率极低。本文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小红柳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1)当土壤含水量为16%时,种子萌发率最高,在3%的土壤含水量下,种子将不能萌发;(2)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5~30℃,在过低或过高的温度下,萌发率显著降低(P0.01),当温度45℃时种子活力丧失;(3)光照对种子萌发没有明显的制约或促进作用;(4)适宜其出苗的沙埋厚度为0~0.1 cm,随着沙埋厚度的增加,出苗率呈极显著下降趋势(P0.01),当沙埋厚度0.4cm时,种子可萌发但幼苗不能冲破土壤表层;(5)小红柳种子无休眠期,寿命为51 d左右,可供其萌发的时间较短。通过本研究,可以明确该植物在萌发阶段对沙地环境因子的需求,为后续探讨其在沙地环境中种群更新困难的原因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