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养殖大菱鲆迟缓爱德华氏菌的分离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引用本文:杨春志,王秀华,黄倢.养殖大菱鲆迟缓爱德华氏菌的分离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08(3):280-284.
作者姓名:杨春志  王秀华  黄倢
作者单位:杨春志(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上海水产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上海,200090);王秀华(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黄倢(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 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
摘    要:从患病的大菱鲆成鱼体内分离到一株致病菌(编号1101),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该菌具有较强的毒力(LD50=3.34×106CFU/mL),并能从病鱼中重新分离出此菌.应用API20E自动鉴定卡及16S rRNA序列分析等方法对该菌进行了综合鉴定.结果显示菌株1101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氧化酶阴性、触酶阳性,API20E鉴定系统鉴定为迟缓爱德华氏菌,相似率达99%.测定了其16S rRNA序列,长度为1419 bp,在GenBank上经同源性比对与迟缓爱德华氏菌聚为一类,同源性达99%,据此鉴定为迟缓爱德华氏菌(Ewardsiela tarda).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菌株1101对多粘菌素较敏感,而对其它药物中度或不敏感.

关 键 词:大菱鲆  迟缓爱德华氏菌  16S  rRNA  系统发育树  养殖  大菱鲆  迟缓爱德华氏菌  分离鉴定  系统发育分析  cultured  phylogenetic  analysis  Identification  药物  敏感  多粘菌素  药敏试验  同源性比对  GenBank  长度  序列  测定  相似率  系统鉴定  阳性
修稿时间:2007/4/30 0:00:00

Identification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pathogen-Ewardsiela tarda from cultured turbot (Scophthalmus maximus)
YANG Chun-zhi,WANG Xiu-hu,HUANG Jie.Identification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pathogen-Ewardsiela tarda from cultured turbot (Scophthalmus maximus)[J].Journal of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2008(3):280-284.
Authors:YANG Chun-zhi  WANG Xiu-hu  HUANG Jie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