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青蛤精子结构及环境因子对精子活力的影响
引用本文:竺俊全,丁理法,沈和定,许式见,叶霆.青蛤精子结构及环境因子对精子活力的影响[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08(5).
作者姓名:竺俊全  丁理法  沈和定  许式见  叶霆
作者单位:[1]宁波大学教育部应用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宁波315211 [2]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200090 [3]温岭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浙江温岭317500
摘    要:用显微及亚显微技术研究了青蛤精子的形态结构;通过设定盐度、pH及温度梯度条件,研究了其对青蛤精子活力的影响。精子头部呈稍弯曲的辣椒形,由圆锥状顶体与柱状细胞核构成。顶体长约0.8μm、内部物质分布均匀,顶体下腔内颗粒状物质均布;核长约2.3μm、核宽约0.7μm~0.9μm,核质电子密度高而均匀,具核后窝。尾部包括中段和末段,中段由5个线粒体围绕近、远端中心粒构成;末段细长鞭状,由轴丝及包绕轴丝的质膜组成,轴丝为“9+2”结构。青蛤精子与同属帘蛤科的菲律宾蛤仔、波纹巴非蛤及沟纹巴非蛤精子在顶体的形态与尺寸、核形态与大小、中段线粒体数目上存在差异。青蛤精子激活与运动的最适盐度为20~25,最适pH为8.0~9.0,最适温度为25℃~30℃。青蛤精子对盐度及pH的适应性较强,反映了该物种对潮间带栖息环境变化的适应性。

关 键 词:青蛤  精子  形态结构  活力  盐度  pH  温度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