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一种新型的果树栽培模式——草地果园
引用本文:徐伟忠.一种新型的果树栽培模式——草地果园[J].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2006(8):6-8.
作者姓名:徐伟忠
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市农科所,323000
摘    要:草地果园栽培模式最早起源于美国80年代,意思是高密度果园之意,当时是为了探索一种适合于机械化采收种植制度而展开研究的,就是把果树像种草一样实现高度密植,又像割草一样进行采收,以提高机械作业的效率,解决人工采摘的劳动力成本问题。目前国际上运用这种方式进行反季栽培的居多,如以色列及日本的可移动式草地果园,就是利用盆钵进行限根栽培,再与人工集中致冷或移至高海拔的高山致冷打破休眠技术相结合,实现亩栽3000~4000株,当年产量达到上万斤的效果;我国近年设施反季节桃树栽培也已开始接近草地果园摸式,特别是在密度上也有许多果园达到亩栽上千铼的高密效果,但在配套技术上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与提高;山东果农近年推出的一边倒种桃技术及草地枣园技术,都有向草地果园方向发展的趋势,耶么草地果园具有哪些明显的优势呢?

关 键 词:栽培模式  果园  草地  果树  机械化采收  配套技术  人工采摘  桃树栽培  高密度  种植制度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