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60Co-γ辐射苜蓿种子的变异植株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及其诱变效应分析
引用本文:李波,刘畅,李红,杨曌.60Co-γ辐射苜蓿种子的变异植株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及其诱变效应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39(2):164-171.
作者姓名:李波  刘畅  李红  杨曌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抗性基因工程与寒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135209267;YSTSXK201886);齐齐哈尔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YJSCX2019-022X);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齐齐哈尔综合试验站项目(CARS-34);齐齐哈尔市科技计划项目(NYGG-201916)
摘    要:以‘龙牧806’苜蓿种子为材料,采用600、800 Gy和900 Gy辐射剂量对其种子进行~(60)Co-γ辐射处理,辐射的M_1和M_2苜蓿种子后代进行变异植株筛选,对筛选的变异植株叶片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和9项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利用主成分和隶属函数法对各愈伤组织的生理生化变化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依据植株叶型、株高及叶面积变化筛选出辐射变异植株6种,包括矮化植株(A)、偏高植株4种(G1、G2、G3和G4)、叶型畸变植株(J)。J株、A株和G4株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79.35%、91.89%和98.00%,对照和G1、G2、G3植株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均为100%,各叶片愈伤组织褐化率为0.00%~5.41%。G3植株愈伤组织的脯氨酸(Pr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最高,分别为58.72μg·g~(-1)和123.45μmol·min~(-1)·g~(-1),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RC)最低,分别为0.44μmol·L~(-1)和44.44%,可溶性蛋白(SP)和可溶性糖(SS)含量在J植株愈伤组织中最高,分别为6.92 mg·g~(-1)和1.48%,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G2愈伤组织中最高,为98.40μmol·min~(-1)·g~(-1),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A愈伤组织中最高,为911.67μmol·min~(-1)·g~(-1)。主成分分析显示苜蓿愈伤组织生理生化特性受辐射影响的主要指标为SS,Pro, CAT,MAD,RC和SOD,各愈伤组织6项指标隶属值的排序为G3CKJAG1G2G4。本研究所筛选的辐射变异植株G3叶片的愈伤组织可为苜蓿抗逆性突变体的进一步筛选提供基础材料。

关 键 词:苜蓿种子  60Co-γ辐射  变异植株  愈伤组织诱导  生理生化  隶属函数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