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MSPA模型的北京市延庆区城乡生态网络构建
引用本文:孔阳,王思元.基于MSPA模型的北京市延庆区城乡生态网络构建[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0,42(7):113-121.
作者姓名:孔阳  王思元
作者单位:1.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 100083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妫水河世园会及冬奥会水质保障与流域生态修复技术和示范”(2017ZX07101004),北京林业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传统人居支撑体系作为当代城市绿色基础设施”(2019XKJS0317),北京市共建项目(D171100000217002)
摘    要:  目的  随着北京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北京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城市生态安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生态网络的构建能够减缓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城乡景观格局破碎化等危害,对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意义重大。  方法  本文选取北京市延庆区作为研究区,基于ArcGIS软件平台,对北京市延庆区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得到土地覆被类型,将土地覆被类型分为前景和背景,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方法得到7类景观类型,将其中的核心区识别为重要生态源地,运用最小耗费距离模型和网络分析法得到最佳阈值下的生态网络,在此基础上提出延庆区的生态网络优化建议。  结果  (1)延庆区整体破碎度较低,不同类型间的物质和能量迁移比较通畅,整体景观多样性较高,但城市内生境斑块数目较少,廊道较为匮乏。(2)最适合延庆区生态网络现状结构的距离阈值为20 000 m,此时网络闭合度α为0.73。(3)林地、耕地是研究区域潜在生态廊道的重要构成景观类型,其中林地面积最大,为17 452.9 hm2,占廊道总面积的81.1%。  结论  MSPA方法具有评价几何连通性较准确细致、需要的数据量小、分析结果可视化等优点,而网络分析法可以对生态网络进行优化,因此基于MSPA方法和网络分析法对延庆区的生态网络构建精度更加细致准确,研究结果对延庆区的生态网络构建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指导作用和实践价值,同时能够为其他地区的生态网络构建提供参考。 

关 键 词:生态网络    最小耗费距离模型    生态廊道    延庆
收稿时间:2019-06-28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