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洱海北部地区不同施氮强度对水稻季稻田氨挥发的影响
引用本文:施泽升,续勇波,雷宝坤,刘宏斌.洱海北部地区不同施氮强度对水稻季稻田氨挥发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4(3):672-678.
作者姓名:施泽升  续勇波  雷宝坤  刘宏斌
作者单位:;1.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2.云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3.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4.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摘    要:为明确洱海北部地区农田氨挥发损失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密闭室通气法研究了洱海北部地区水稻季不同施氮量对田面水氨挥发损失的影响,同时测定了田面水NH4+-N浓度、NO3--N浓度、pH值等氨挥发影响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施入基肥后,氨挥发通量在第3 d达到峰值后呈波动下降趋势,9 d后氨挥发停止,在施入孕穗肥后,氨挥发通量在第1~2 d内到达顶点而后迅速下降,5 d后氨挥发停止;不同施氮水平与各生育期的氨挥发累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839以上),不同生育期的氨挥发累积量表现为:基肥孕穗肥,施氮处理的氨挥发累积量为15.23~55.45 kg hm-2,而氨挥发损失率在11.28%~15.40%之间;田面水NH4+-N浓度到峰值时比氨挥发通量达最大值时早1 d,当NH4+-N浓度小于10 mg L-1后时不利于田面水氨挥发损失;不同施氮量的氨挥发通量和田面水NH4+-N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24),与田面水pH值、NO3--N浓度则无显著相关。因此,施肥后5~9 d内是控制氨挥发损失的关键时期,而施氮量和田面水NH4+-N浓度的变化是决定氨挥发损失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关 键 词:施氮量  氨挥发通量  氨挥发累积量  氨挥发损失率

Ammonia Volatilization under Different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s in Paddy Soil in the Nnorthern ErHai Lake Are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