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转基因作物饲用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陈亮,黄庆华,孟丽辉,邢焕,姚斌,杨晓光,张宏福.转基因作物饲用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2015,48(6):1205-1218.
作者姓名:陈亮  黄庆华  孟丽辉  邢焕  姚斌  杨晓光  张宏福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中国疾病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基金项目: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基金(2008ZX08011-005;2010ZX08011-005;2014ZX08011-005);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ASTIP-IAS07)
摘    要:通过引入外源基因的途径对农作物进行遗传改良,转基因技术已经在作物的抗虫、抗除草剂、抗病、抗旱等方面显现出了巨大的潜力。2013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已经比1996年首次种植面积增长了100多倍,达到1.75亿hm2,转基因作物及其副产品大部分则用于动物饲料原料,因此,转基因饲料中外源基因和外源蛋白在畜禽体内消解和转移规律以及转基因成分对畜禽营养、生长、健康等方面的影响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笔者在提出转基因作物饲用安全性评价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特别指出转基因作物饲用安全性评价与食用安全性评价的特殊性;讨论和分析转基因作物评价所应该遵循的科学原则;概述抗虫作物、抗草甘膦作物和转植酸酶基因玉米中转基因成分的特性;侧重分析了饲料中转基因成分在畜禽体内的消解、转移,转基因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饲料养分效价评定,重点剖析转基因饲料对畜禽营养、免疫、繁殖和肠道微生态影响的研究进展。从短期、长期和多代效应综合分析转基因饲料的安全性,转基因饲料中外源基因和外源蛋白未发现从饲料中转移到畜禽组织、器官和血液中,仅少量残存于消化道前段的食糜中;转基因饲料也没有对畜禽营养、免疫、繁殖、肠道健康产生不利作用。但目前还需深入探讨试验材料的选择和相关信息的准确描述、转基因成分在畜禽体内的消解和转移的方法、转基因饲料对畜禽繁殖、免疫以及长期多代的作用研究,以期为建立和完善转基因饲用安全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关 键 词:转基因饲料  转基因成分  畜禽  生长  健康  安全性评价
收稿时间:2014-04-29

Safety Evaluation of Feeds from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on Livestock and Poultry
CHEN Liang;HUANG Qing-hua;MENG Li-hui;XING Huan;YAO Bin;YANG Xiao-guang;ZHANG Hong-fu.Safety Evaluation of Feeds from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on Livestock and Poultry[J].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2015,48(6):1205-1218.
Authors:CHEN Liang;HUANG Qing-hua;MENG Li-hui;XING Huan;YAO Bin;YANG Xiao-guang;ZHANG Hong-fu
Institution:1.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nimal Nutrition, Beijing 100193;2.Feed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3.National Institute of Nutrition and Food Safety,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eijing 100050
Abstract:
Keywords:genetically modified feed  transgenic component  livestock and poultry  growth  health  safety assessment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