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籼型两用核不育系水稻培矮64S的育性表达──幼穗发育过程中的NAD~ -MDH和AP同工酶的变化
引用本文:李平,刘鸿先,王以柔,曾韶西,李美如,张旭,林道宣,陈钊明,刘彦卓,孔清霓.籼型两用核不育系水稻培矮64S的育性表达──幼穗发育过程中的NAD~ -MDH和AP同工酶的变化[J].中国水稻科学,1997(2).
作者姓名:李平  刘鸿先  王以柔  曾韶西  李美如  张旭  林道宣  陈钊明  刘彦卓  孔清霓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510650,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510650,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510650,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510650,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510650,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州,510640,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州
摘    要:以籼型两用不育系水稻培矮645和常规稻粳籼89为材料,采用PAGE分析同工酶的方法,比较水稻幼穗发育过程中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减数分裂期和花粉完熟期NAD+-MDH和AP同工酶的变化,以期了解不育系的育性转换与表达机理。结果表明,在1993年2月25日、3月10日和3月30日三期播种的水稻培矮645均表现不育,花粉不育度在99.7%以上,结实率在0.3%以下,1994年8月1日播种的培矮645表现可育,结实率在19%以上,而同期播种的常规稻粳籼89均能得到正常结实,结实率在68%以上。同时发现1993年培矮645的不育性在花粉完熟期与颖花及花药的NAD+-MDH活性的显著降低关系较大。在花粉母细胞形成期一减数分裂期与颖花AP的活性及同工酶组成的变化关系较密切。1994年表现可育的培矮645与粳籼89相比不存在这种差异。由此可认为培矮645育性表达可能与花粉发育前期的脂肪代谢以及花粉发育后期的呼吸代谢有关。

关 键 词:两用核不育系  幼穗发育  苹果酸脱氢酶  酸性磷酸酯酶  育性表达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