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长江中下游稻区国审两系杂交早稻组合特性分析
引用本文:邓飞,陆爱国,周建霞,王孔俭.长江中下游稻区国审两系杂交早稻组合特性分析[J].中国稻米,2023(3):80-83+87.
作者姓名:邓飞  陆爱国  周建霞  王孔俭
作者单位: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摘    要:分析了2003—2022年长江中下游稻区通过国家审定两系杂交早稻组合的特征特性。2003—2022年,长江中下游稻区有46个两系杂交早稻组合通过国家审定,其中早中熟类型26个,迟熟类型20个;早中熟类型组合区试平均产量为508.91 kg/667 m2,迟熟类型组合为515.89 kg/667 m2,近年通过审定组合的区试产量更高;组合优质达标率仅为10.87%,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达到中抗及以上水平组合占比分别为15.22%和4.35%;列入全国农作物主要品种推广情况统计组合29个。截至2019年,有18个组合的推广面积超过6.67万hm2,4个组合的推广面积超过33.34万hm2,2个组合的推广面积超过66.67万hm2

关 键 词:长江中下游稻区  两系杂交早稻  产量  品质  抗性  推广面积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