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淮北地区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高产栽培研究
引用本文:王兵,李国权,刘冬玲,王艳,李丹,徐欢欢.淮北地区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高产栽培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8(10).
作者姓名:王兵  李国权  刘冬玲  王艳  李丹  徐欢欢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作物技术指导站;东海县作物栽培指导站
摘    要:利用2015—2016年度江苏省淮北地区品种展示的20个小麦品种的试验资料,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表明,穗数与籽粒产量成极显著正相关(r=0.672 9**)、穗粒数和千粒重与籽粒产量成不显著正相关(r=0.267 8、r=0.177 1)。籽粒产量与单位面积穗数(X1)、穗粒数(X2)、千粒重(X3)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14 946.71+13.45X1+250.32X2+155.60X3。通径分析表明,穗数对籽粒产量的作用最大(直接通径系数Py=1.071 8),其次是穗粒数(直接通径系数Py=0.829 9),千粒重的作用较小(直接通径系数Py=0.246 6)。据此分析结果并结合本地区生态特点,提出了淮北地区小麦高产栽培途径是主攻穗数、提高穗粒数,兼顾千粒重。

关 键 词:小麦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淮北地区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