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放牧方式对东北鼢鼠秋季种群数量的影响
引用本文:岳闯,纪羽,袁帅,付和平,杨素文,郭乾伟,武晓东.放牧方式对东北鼢鼠秋季种群数量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8,35(10).
作者姓名:岳闯  纪羽  袁帅  付和平  杨素文  郭乾伟  武晓东
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草业与草地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内蒙古农业大学啮齿动物研究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草业与草地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内蒙古农业大学啮齿动物研究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草业与草地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内蒙古农业大学啮齿动物研究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草业与草地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内蒙古农业大学啮齿动物研究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草业与草地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内蒙古农业大学啮齿动物研究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草业与草地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内蒙古农业大学啮齿动物研究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草业与草地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内蒙古农业大学啮齿动物研究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2016年和2017年9月,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东北鼢鼠(Myospalax psilurus)栖息地设连续放牧区(CG)、按月轮牧区(MG)、季节轮牧区(QG)、过度放牧区(OG)和禁牧区(CK)共5个不同放牧强度样区,对植被性状和东北鼢鼠新土丘数量及其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放牧降低了物种的多样性,草丛高度、株丛数、生物量和盖度在季节轮牧区均最大。2)东北鼢鼠新土丘数量在不同放牧强度样区存在极显著差异(F=7.80,P0.000 1),放牧区土丘密度依次表现为MGQGCKCGOG。3)鼢鼠新土丘数量与植物株丛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与生物量和Shannon-Wiener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草丛高度和盖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这些结果说明不同放牧方式下,草甸草原植被性状和鼢鼠新土丘数量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季节轮牧区可以在控制东北鼢鼠土丘密度的同时,维持植物性状的最优化和较高的生产力。因此,本研究认为在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区应采用季节轮牧的方式。

关 键 词:草甸草原  放牧方式  植被性状  多样性指数  东北鼢鼠  种群密度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