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5种拮抗菌复合发酵对致病疫霉的抑制及离体防病作用研究
引用本文:申芬,蒋继志,侯宁,李成斌,田荟遥,李岩.5种拮抗菌复合发酵对致病疫霉的抑制及离体防病作用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8(1).
作者姓名:申芬  蒋继志  侯宁  李成斌  田荟遥  李岩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摘    要:为了克服单一拮抗菌抑菌活性不够稳定、防病效果较差等不足,采用对峙培养法对HT-6、SR13-2、W-7、ST-1和Sy11这5株拮抗菌进行复合发酵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比较了复合发酵菌液I(4株拮抗菌)和复合发酵菌液Ⅱ(5株拮抗菌)在抑菌活性、菌丝体致畸、离体组织防病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5株拮抗菌之间无明显拮抗作用,可进行复合发酵;在与致病疫霉同时对峙培养至第11天时,与5株菌中抑菌活性最强的HT-6相比,复合发酵菌液Ⅱ的抑菌作用较强,抑菌率为83.77%,与复合发酵菌液I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致病疫霉预先生长1d后再对峙培养,发现复合发酵菌液Ⅱ的抑菌作用在对峙培养的第7天和第9天也显著优于复合发酵菌液I和HT-6,并与复合发酵菌液I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镜检发现复合发酵菌液Ⅱ处理的病菌菌丝体畸变率最高(73.96%),其次是HT-6菌液,畸变率为49.47%;预先以菌液处理马铃薯块茎切片2d后接种致病疫霉,发现至接种后第9天,复合发酵菌液Ⅱ处理的块茎切片只出现轻微褐变,未出现或仅出现少量菌丝体,病情指数最低(28.13),与复合发酵菌液I有显著性差异(P0.05),保护率达63.83%。这表明复合发酵菌液Ⅱ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潜力明显优于复合发酵菌液I。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