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拉萨河谷区箭筈豌豆和黑麦混、间播建植方式研究
引用本文:王富强,向洁,郭宝光,余成群,沈振西,邵小明.拉萨河谷区箭筈豌豆和黑麦混、间播建植方式研究[J].草业学报,2018(8).
作者姓名:王富强  向洁  郭宝光  余成群  沈振西  邵小明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生物多样性与有机农业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西藏高原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摘    要:在西藏河谷区以箭筈豌豆与黑麦为材料,开展混、间播种植方式的比较研究,通过对牧草产量和饲用品质的测定分析,探讨适宜当地的种植方式。结果表明:箭筈豌豆和黑麦混播、间播处理使箭筈豌豆的有效分枝数和生物量受到抑制,黑麦有效分蘖数增加,生物量显著提高;相对于间播,混播更能表现出利于增产的种间关系,更利于增强种间正相互作用而减弱负相互作用,箭筈豌豆在混、间播条件下处于竞争劣势,大多数处理中其RY值小于1,黑麦在混、间播条件下处于竞争优势,大多数处理中其RY值大于1;由于不同牧草的生态位分化和种间互作关系,牧草的资源利用率提高,相比单播,适宜的豆禾牧草混、间播处理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箭筈豌豆和黑麦2∶1间播的鲜草产量(5253g·m-2)和20%+80%混播干草产量(1572g·m-2)最高,但混播处理的产量总体优于间播处理;箭筈豌豆与黑麦混、间播处理使混合牧草的饲用品质相比禾本科牧草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