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豆的产量结构及高产栽培
引用本文:王玉江,冯启章,谭琪,刘栋锋.大豆的产量结构及高产栽培[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7(Z1).
作者姓名:王玉江  冯启章  谭琪  刘栋锋
作者单位:瓦房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王玉江,冯启章,谭琪),普兰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刘栋锋)
摘    要:一、大豆的生理特点及栽培意义 一般认为大豆是低产作物,在相同肥力条件下,大豆产量只相当于玉米的1/3—1/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原因是: (一)大豆籽粒含有蛋白质为40%,脂肪20%,碳水化合物为35%。而玉米相应的含量分别为10%、4%、84%。形成100公斤大豆籽粒所消耗和贮存能量为871,820千卡。而形成100公斤玉米籽粒,则消耗和贮存能量为402,960千卡,大豆为玉米的二倍。这是大豆比玉米低产的重要原因。 (二)大豆植株光合积累少而呼吸消耗多。光合强度(即光合能力),光合面积(叶片面积),光合时间(主要指生育期长短),呼吸消耗,经济系数五个因素决定大豆产量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