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危害与公共卫生意义(上)
引用本文:汪明.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危害与公共卫生意义(上)[J].内蒙古兽医,2006(8):16-17.
作者姓名:汪明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摘    要:一、人畜共患病及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概况 人畜共患病(zoonosis)是人类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其病原包括病毒、细菌、霉形体、螺旋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真菌、原生动物和内外寄生虫等。传播途径可通过人与患病动物的直接接触,或经由动物媒介(如节肢动物,啮齿动物等)和污染病原的空气、水和食品。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已知约400种动物传染性疾病,其中至少200多种以上可以传染给人类。

关 键 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公共卫生意义  传染性疾病  人畜共患病  脊椎动物  危害  立克次氏体  自然传播  外寄生虫  原生动物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