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植被恢复模式对光伏阵列间土壤养分的影响
摘    要:目的]为了寻找光伏阵列间最佳植被恢复模式,并为类似光伏电站植被恢复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本试验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山路能源集团光伏阵列间土壤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光伏阵列间(分别种植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itv.)、苜蓿(Medicago Sativa L.)和天然草地,对照为光伏区外围荒地)不同土层及位置上土壤TN(全氮)、TP(全磷)、TK(全钾)以及SOM(有机质)的变化情况。结果]樟子松样地底层土壤TN含量显著降低了15%(P 0.05),表层土壤TP含量显著下降了11.9%(P 0.05),而TK和SOM含量分别增加了8%和23.27%(P 0.05),其它土层养分含量无显著差异;苜蓿样地整个土层TN含量均明显增加(P 0.05),其中表层增加了62.5%,而表层土壤TP含量显著下降了23.81%(P 0.05),TK和SOM含量分别增加了9.82%和25.71%(P 0.05),其它土层养分含量无显著变化;天然草地各层土壤养分含量均显著增加(P 0.05)。除土壤TP外,各植被恢复模式不同养分均有明显的表聚特征。此外,不同位置间土壤TN和SOM含量差异显著(P 0.05),不同土层对土壤TN、TK及SOM含量有显著影响(P 0.05),土层和位置的交互作用对土壤养分含量无显著影响。结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养分含量差异较大且受土层和位置影响。长期来看,天然草地恢复效果最好,若短期内想达到较好的恢复效果,应优先选用苜蓿。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