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叶片位置和株令对花生光合作用和运转的影响 Ⅰ光合强度和~(14)C运转
引用本文:R.J.亨宁 ,孙中瑞.叶片位置和株令对花生光合作用和运转的影响 Ⅰ光合强度和~(14)C运转[J].花生学报,1980(2).
作者姓名:R.J.亨宁  孙中瑞
摘    要:为了测定茎枝不同位置上的叶片对花生植株光合作用的贡献以及这种贡献随着株令改变的变化而进行了两项试验。光合强度和同化的~(14)C的运转,是依播种后80、110和140天的“佛州蔓生”花生品种第一对侧枝顶端的第3、5、8叶片作了测定。为了测定~(14)C同化产物的运转,每种叶片在~(14)CO_2中暴露15分钟,植株于24小时后收获,供~(14)C分析之用。运转的计算,是除标记的叶片外,计算植株各部位占总~(14)C的百分数。 观察到,分枝上最幼嫩的完全展开的叶片3具有最高的光合强度,而叶片8则最低,叶片5表现出中等的光合强度。光合强度随之株令的增加而降低了,在两项试验中,从80至110和140天平均分别降低了21%和58%。随着株令的增加光合强度的降低,在两项试验中是相似的。在两项试验中,从标记中叶片所转移的~(14)C平均为64%且株令对其无显著影响。在试验Ⅱ中,叶片3运转了所固定~(14)C的76%,较之叶片5和叶片8的55%的平均值显著较大。在试验Ⅰ中,叶片位置对~(14)C运转量无影响。这些数据指出,在荚果形成期,靠近植株顶端的叶片贡献最大,而在这一期间所有叶片的光合能力均有下降。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