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实践
引用本文:周国文,李霜霜.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13,31(3):1-5.
作者姓名:周国文  李霜霜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100083
基金项目: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生态和谐社会伦理范式阐释研究";项目编号11CZX061,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谐社会的公民伦理研究";项目编号09YJC720006
摘    要: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生态道德教育是针对环境恶化问题而进行的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生态道德教育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是培养生态公民的重大举措,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是构建生态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态善恶观、生态平等观、生态正义观、生态义务观的建立。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主要包括生态道德认知、生态道德情感、生态道德意志和生态道德行为的培养与养成4个基本环节。在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路径中,家庭是生态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堂,学校是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社会是生态道德教育的核心场所。为了实现生态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政府还需要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保障措施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有关生态道德教育的法律制度,加大对生态道德教育的经济支持,强化国家主流核心文化的建设。

关 键 词:生态道德教育  实践环节  实现路径  保障措施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林业教育》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林业教育》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