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东北黑土区保护性耕作生态补偿机制优化路径
引用本文:周颖,杨鹏,王立刚,雷秋良,张雅南.东北黑土区保护性耕作生态补偿机制优化路径[J].中国农业科学,2023(22):4478-4489.
作者姓名:周颖  杨鹏  王立刚  雷秋良  张雅南
作者单位: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2. 中国农业科学院;3. 北大荒集团黑龙江闫家岗农场有限公司
基金项目: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研任务(CAAS-ZDRW20220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农村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项目(Y2023ZK16);
摘    要:新时期,筑牢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巩固提升东北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应以黑土区耕地质量保护为首要任务。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黑土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关键技术,其规模化应用在政策和主体层面存在现实约束。科学认识东北黑土区保护性耕作生态补偿政策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探索保护性耕作技术补偿政策优化路径,为补齐制度短板、实现精准施策提供科学依据。综合运用文献分析、规范分析及归纳演绎法结合实地调研,全面总结东北黑土区玉米秸秆还田技术补贴标准,定性分析补贴政策面临的现实约束,理清目前保护性耕作支持政策的主要障碍因素:一是补偿政策指向性不明确;二是补偿标准定价依据不科学;三是补偿管理机制不健全。针对黑土区保护性耕作生态补偿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政策机制优化路径:一是强化赋权和组织化激活保护性耕作的主体性路径,从完善赋权定位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两个层面建立配套政策;二是构建环境-经济属性协同定量的补偿标准评估方法,以技术产生的外部效应和主观效用作为补偿标准定价的理论依据,建立由替代市场技术、假想市场技术及计量经济学统计分析等多方法融合的评估方法体系;三是创设高质量数字化管理及差异化的生态补偿制度,构建开...

关 键 词:保护性耕作  生态补偿机制  补偿标准  外部效应  秸秆还田  黑土区  东北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