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实施结构调整发展马铃薯产业
引用本文:龙国,张绍荣.实施结构调整发展马铃薯产业[J].贵州农业科学,2001,29(3):63-64.
作者姓名:龙国  张绍荣
作者单位: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摘    要: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处于云贵高原台面与侧面的结合部,素有高寒山区之称。全区耕地面积43.3万hm2,其中,70%以上耕地分布在海拔1 400 m以上,旱地占86%,以旱地农业为主体。区内年均温12.8℃,降雨量1 000 mm左右,气候凉爽,雨量充沛,十分有利于马铃薯栽培。地区内马铃薯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播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玉米位居第二,是山区人民的主副食品和发展畜牧业的主要饲料来源。因而马铃薯在毕节地区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区马铃薯播种面积1999年为14.3万hm2,占全省播种面积的1/3以上,是贵州马铃薯的主产区。就毕节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自然气候条件,将马铃薯产品生产开发建成一个大的产业是完全可能的。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需求的变化,如何加快全区马铃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是当前急需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1 调整马铃薯的产业方向,明确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目标 马铃薯的营养成分齐全、含量丰富,马铃薯及其产品的市场潜力很大,就毕节地区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看,毕节地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可定位在三个方面。 1.1 种薯生产 毕节地区西部的赫章、威宁及中部大方的部分乡镇,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马铃薯生长茂盛、健壮,种薯质量好,历来都是本省和邻近省区的种源基地。但由于基地建设及栽培技术不规范,常以“大路货”作种薯调出,影响了市场的拓展。目前发展薯类已成为贵州省和南方许多省区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的一个重点,抓住这个机遇,把毕节地区建成南方的一个种薯生产和供应基地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关 键 词:马铃薯产业  结构调整  发展目标  品种结构  栽培技术  种植区划  产加销一体化
文章编号:1001-3601(2001)03-0068-0063-02
修稿时间:2001年3月13日

Adjustment Production Constraction to Develop Potato Industrialization
LONG Guo,Zhang Shao-rong.Adjustment Production Constraction to Develop Potato Industrialization[J].Guizho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01,29(3):63-64.
Authors:LONG Guo  Zhang Shao-ro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