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菌棒摆放方式和密度对红托竹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引用本文:卢征华,李启华,李娇,阳旭.不同菌棒摆放方式和密度对红托竹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食用菌,2023(3):113-119.
作者姓名:卢征华  李启华  李娇  阳旭
作者单位:2. 织金县农业农村局
摘    要:以织金红托竹荪为试材,采用菌棒覆土栽培的方法,分析菌棒摆放方式和栽培密度对红托竹荪生长、性状、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以探索适合红托竹荪栽培的菌棒摆放方式和密度。结果表明,菌棒采用双排竖直摆放的方式,栽培密度为18棒/m2时最合理,栽培3~4 d后,菌丝开始萌发,平均30 d形成原基,110 d出菇,菌蛋数量70~90个/m2,产量400~500 g·m-2,栽培周期短,产量可观,且对红托竹荪子实体的性状无显著影响。此方法可减少菌棒用量,降低投入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关 键 词:红托竹荪  菌棒摆放  密度  产量  生物学效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