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四川泸石高速公路边坡土壤胞外酶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引用本文:杨敏,阳珍,胥晓,严贤春,刘华峰,陈亚梅.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四川泸石高速公路边坡土壤胞外酶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J].土壤通报,2024(1):161-172.
作者姓名:杨敏  阳珍  胥晓  严贤春  刘华峰  陈亚梅
作者单位:1. 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 西华师范大学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    要:【目的】研究不同植被恢复类型边坡土壤理化性质、胞外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以及驱动土壤酶活性变化的主要因子,为边坡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以泸石高速公路边坡裸地(BL)、恢复草地(RG)、恢复林地(RW)和自然草地(NG)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含水量、pH值、碳、氮、磷及酶活性等相关指标。【结果】(1)自然草地和恢复林地土壤含水量最高,裸地含水量最低,而自然草地和恢复草地土壤氮含量最高,裸地最低;(2)裸地土壤纤维二糖水解酶、β-葡萄糖苷酶、1,4-β-N-乙酰葡糖胺糖苷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低于其余三种植被类型;(3)除向量长度(VL)外,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土壤酶化学计量比差异显著,且向量角度均大于45°,这表明四种植被恢复类型土壤微生物更易受到磷元素限制;(4)冗余分析表明,土壤C/N、含水量、pH值、全C含量和N含量5个土壤因子共同解释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变异的84.7%;其中,土壤C/N和含水量分别解释其变异的52.4%和39.2%。【结论】不同植被恢复类型能显著影响土壤理化性质、胞外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土壤C/N和含水量对土壤胞外酶活性及酶化学计量比起主要调控作...

关 键 词:公路边坡  植被恢复  土壤胞外酶  酶化学计量比  泸石高速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