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亓丽红,李晓红,王春玲,王辉.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水禽世界,2005(7):45-48.
作者姓名:亓丽红  李晓红  王春玲  王辉
作者单位: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23
2. 济南市农业学校
3. 泰安市岱岳区畜牧局
摘    要:鸡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病毒(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鸡的呼吸道、泌尿生殖道、消化道等。感染可引起鸡的增重和饲料报酬降低。给不同日龄的鸡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雏鸡感染后。出现呼吸道症状,甚至引起死亡,同时可引起生殖系统受损伤.造成输卵管永久性退化,导致生产力下降:产蛋鸡感染会引起产蛋数量品质下降,死淘率增加;肉鸡感染,尤其混合感染引起气囊炎使肉鸡在加工过程中被淘汰:所造成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的下降通常比死亡还要严重,因此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由于IBV血清型多,不同血清型缺乏有效的交叉保护,新的变异株不断出现。造成免疫效果的下降。

关 键 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分子生物学  研究进展  传染性支气管病毒  病毒性传染病  呼吸道症状  饲料报酬  不同日龄  生殖系统  品质下降  生产效益  产品质量  加工过程  混合感染  经济意义  交叉保护  免疫效果  血清型  接触性  生殖道
文章编号:1637-1085(2005)07-0045-04
修稿时间:2005年4月6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