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长株潭地区5种母质发育水稻土锌和铜及镍元素剖面分布特征
引用本文:卜思怡,王翠红,周伟军,杨蕾静,石敏,盛浩,施强.长株潭地区5种母质发育水稻土锌和铜及镍元素剖面分布特征[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5(4).
作者姓名:卜思怡  王翠红  周伟军  杨蕾静  石敏  盛浩  施强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 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 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 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 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 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 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 长沙,410128
基金项目:农业部与财政部科研专项(NBCH2016–6)
摘    要:以长株潭地区5种母质发育的水稻土,即河沙泥、红黄泥、黄泥田、麻沙泥和紫泥田为研究对象,按土壤系统分类原则挖掘典型剖面24个及剖面土样137个,分析测定了土壤全量和有效态铜、锌、镍含量以及土壤pH值、颗粒分级组成、有机质、游离氧化铁含量,研究水稻土铜、锌、镍元素的剖面分布特征以及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剖面各层土壤全铜、全锌含量平均值随剖面加深逐渐降低,耕作层、犁底层、底土层全铜含量分别为26.82、21.54、18.54 mg/kg,全锌含量分别为75.84、66.00、63.19 mg/kg,全镍含量分别为18.40、17.50、18.23 mg/kg;土壤铜、锌、镍有效态含量平均值随剖面加深均逐渐降低,耕作层、犁底层、底土层有效铜含量分别为4.04、2.99、1.29 mg/kg,有效锌含量分别为4.77、2.76、1.14 mg/kg,有效镍含量分别为0.54、0.44、0.23mg/kg;黄泥田的全量和有效态铜、锌、镍含量均较高,麻沙泥的较低;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决定土壤有效态铜、锌、镍含量的主要因子,土壤游离氧化铁含量是决定土壤全铜、全镍含量的主要因子,全锌含量与土壤pH值、颗粒分级组成、有机质、游离氧化铁含量均无显著相关性。总体上,长株潭地区水稻土0~25 cm土体以及部分剖面土壤全层有效态铜和锌含量高于临界值(铜1.5 mg/kg、锌0.5 mg/kg),呈盈余状态,可满足浅根或中根作物对铜、锌的需求。

关 键 词:水稻土  河沙泥  红黄泥  黄泥田  麻沙泥  紫泥田        剖面分布  长株潭地区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