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温度对黑色石灰土原土及不同粒径土壤颗粒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引用本文:杨芳,段惠敏,段建军,王小利,罗湄宏,周先伟,郭振.温度对黑色石灰土原土及不同粒径土壤颗粒有机碳矿化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9,48(2).
作者姓名:杨芳  段惠敏  段建军  王小利  罗湄宏  周先伟  郭振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 农学院,贵州 贵阳,550025;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攀西地质队,四川 西昌,651000;贵州大学 烟草学院/贵州省烟草品质研究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550025;思南县大河坝镇农业服务中心,贵州 铜仁,565102;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71007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为探究黑色石灰土原土及不同粒径土壤颗粒有机碳矿化的差异及其对温度的响应,加深对喀斯特地区土壤有机碳矿化的认识,在15、25、35℃3种温度条件下,研究黑色石灰土原土及粗颗粒、微团聚体、单粉粒3种粒径土壤颗粒有机碳矿化速率、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可矿化有机碳分配比例、有机碳矿化温度系数(Q_(10))和动力学方程参数的差异及温度和粒径对有机碳矿化的交互影响。结果表明,6次筛分所占比例合计达到96.58%,表明试验筛分过程可靠性和重现性良好。粗颗粒有机碳含量最高(80.68 g/kg),分别是原土、微团聚体和单粉粒的1.28倍、1.59倍和1.60倍。培养期内黑色石灰土原土和3种粒径土壤颗粒有机碳矿化速率峰值均出现在第1天,此后迅速下降,并在第8天趋于稳定。15、25、35℃温度下,黑色石灰土原土和不同粒径土壤颗粒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均表现出微团聚体单粉粒黑色石灰土原土粗颗粒的规律,表明微团聚体有机碳在有机碳矿化中的贡献较大,而粗颗粒有机碳贡献较小。土壤可矿化有机碳的分配比例依次排序为微团聚体单粉粒黑色石灰土原土粗颗粒,固碳能力相应排序为粗颗粒黑色石灰土原土单粉粒微团聚体。黑色石灰土原土、粗颗粒、微团聚体、单粉粒的Q_(10)平均值分别为1.12、1.19、1.14、1.25(25℃)和1.36、1.26、1.22、1.39(25℃),表明低温下升温比高温时升温更能促进土壤有机碳的矿化。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结果表明,同一培养温度条件下,土壤有机碳潜在矿化量依次排序为微团聚体单粉粒黑色石灰土原土粗颗粒,且均随着培养温度增加而增加。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温度显著影响黑色石灰土原土及不同粒径土壤颗粒有机碳的矿化比例和累积矿化量。

关 键 词:黑色石灰土  不同粒径土壤颗粒  有机碳矿化  温度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